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基隆安樂高中生命教育講座 啟發思考「從倫理看孝道」
2021-03-27
佛光山極樂寺與國際佛光會基隆安樂第二分會,3月23日下午於基隆安樂高中展開生命教育校園講座,邀請到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胡麗慧主講「從倫理看孝道」。講師以生動活潑方式加上現場提問及小短片、圖片等引導孩子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,進而啟發對生命的愛護與珍惜,共70位國中部一、二年級學生聆聽受惠。
在《父親與兒子》影片中,年長父親問了兒子21次相同問題,兒子因此不耐煩的回應父親,爸爸拿了日記本給兒子看,記錄他小時候問了爸爸7次相同的問題時,爸爸很有耐心以慈祥溫和的回應問話。讓全場學生了解,當與父母、長輩之間相處時,應該要以好的情緒回應表達。
藉由影片故事《孝順的烏鴉》及《孝順的賣豆花兄妹》,讓同學了解什麼是孝,對於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要有懂得回饋孝順的重要觀念。胡麗慧讓學生反思體驗扮演父母親的角色,並引導同學回憶影片的場景、人物間的關係,及情緒產生時,思考和父母親會如何互動,同學發言踴躍。經由對答互動,同學體會和長輩互動時「情緒勒索」產生時要如何控制心情。
現場同學分享過去和長輩互動時,總不知道如何處理當下情緒。胡麗慧提出孝順方法可以按照長輩的志向去做,在長輩面前,無論任何情況下,說話都和顏悅色,雖然很難做到,都要盡力去做好。倫理是由道德觀點來做對與錯的判斷。是人際之間是非行為準則,符合社會上公認的正確行為與舉止,就是「理所當然」。
「人生的10%是用來做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,另外的90%是由你面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。」影片中垃圾人定律,人像載著垃圾的車子,遇到不好的事要用智慧方式解決,要能90%的接受好或壞。養父母之身外,還要在衣食住行上用心,奉養要誠敬,世界上不是只有我,當跟他人相處時,兒女是父母左右手,愛與關心在不同情形下會產生計較的情緒,學會忍讓才能知足常樂,平常要調整心情是快樂和諧、溫暖愛心、美好健康,就能產生正能量。透過演講後,學生未來更懂得如何處理自己與父母及長輩的態度。
在《父親與兒子》影片中,年長父親問了兒子21次相同問題,兒子因此不耐煩的回應父親,爸爸拿了日記本給兒子看,記錄他小時候問了爸爸7次相同的問題時,爸爸很有耐心以慈祥溫和的回應問話。讓全場學生了解,當與父母、長輩之間相處時,應該要以好的情緒回應表達。
藉由影片故事《孝順的烏鴉》及《孝順的賣豆花兄妹》,讓同學了解什麼是孝,對於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要有懂得回饋孝順的重要觀念。胡麗慧讓學生反思體驗扮演父母親的角色,並引導同學回憶影片的場景、人物間的關係,及情緒產生時,思考和父母親會如何互動,同學發言踴躍。經由對答互動,同學體會和長輩互動時「情緒勒索」產生時要如何控制心情。
現場同學分享過去和長輩互動時,總不知道如何處理當下情緒。胡麗慧提出孝順方法可以按照長輩的志向去做,在長輩面前,無論任何情況下,說話都和顏悅色,雖然很難做到,都要盡力去做好。倫理是由道德觀點來做對與錯的判斷。是人際之間是非行為準則,符合社會上公認的正確行為與舉止,就是「理所當然」。
「人生的10%是用來做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,另外的90%是由你面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。」影片中垃圾人定律,人像載著垃圾的車子,遇到不好的事要用智慧方式解決,要能90%的接受好或壞。養父母之身外,還要在衣食住行上用心,奉養要誠敬,世界上不是只有我,當跟他人相處時,兒女是父母左右手,愛與關心在不同情形下會產生計較的情緒,學會忍讓才能知足常樂,平常要調整心情是快樂和諧、溫暖愛心、美好健康,就能產生正能量。透過演講後,學生未來更懂得如何處理自己與父母及長輩的態度。
相
關
消
息